全球“風險地圖”發布?領航“弱市”
字號:大︱中︱小 2009-03-26 16:27:09 集團辦公室 點擊數:
二ΟΟ九年一月二十一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出具了《年度全球區域風險評述報告》。該報告稱,全球國家風險水平顯著升高,系統性風險特征顯著。報告評述了北美洲、歐洲、亞洲、拉丁美洲及非洲等區域整體風險狀況,但各個這些地區所表現出來的風險狀況迥異。
北美洲:未來一段時間內,對北美地區有出口和投資業務的企業,總體上將處于比較艱難的商業環境中,貿易條件趨于苛刻,交易對手償付能力下降,貿易摩擦和商業糾紛更為頻繁,信用風險整體升高。因此,采取更為穩健的業務發展戰略、更為謹慎的業務規模、更為穩妥的支付手段、更為完備的合同條款、更為積極的風險防范措施,顯得十分必要。
歐洲:對于歐洲發達國家,經濟下行風險增大主要源自于金融市場繼續動蕩及其對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超過預期。此外還包括全球經濟失衡可能引發的經濟無序發展和貿易保護主義壓力上升等。對于歐洲新興市場國家,體制風險仍然比較突出,經濟硬著陸風險普遍增大。由于半數以上國家還擁有大幅度經常賬戶逆差,國際收支不平衡和外部融資依賴進一步加劇了其經濟體系的脆弱性。對于俄羅斯,由于積累了較為充裕的國際儲備和財政盈余,在國家層面出現流動性困難的可能性不大,但具體銀行和企業的財務境況則需要細致甄別。投資方面,應特別關注俄羅斯中央與地方政府、各地方政府之間引資政策差異和外資審批權限歸屬帶來的潛在政策風險。
亞洲:中國企業在亞洲所面臨的風險全面而復雜,呈現多樣化、多層次的特點。其一,亞洲國家貨幣體系總體脆弱,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加之外匯政策不穩定,由此帶來較大結算風險;其二,亞洲地區眾多企業實力不強,或高度依賴銀行貸款,在金融危機沖擊下經營困難或瀕臨破產,由此造成信用風險急劇升高;其三,當前大宗商品及原材料市場價格急劇波動,諸多重要產業景氣度急劇下降,亞洲國家及企業深受影響,由此造成的拒收風險及違約風險迅速升高。
拉丁美洲:中國企業在拉丁美洲地區所面臨的風險呈升高態勢。其一,金融危機影響下,出口收入及僑匯減少,部分拉丁美洲國家國際收支迅速惡化,債務償付能力大為削弱;其二,政體不健全,政策延續性較差;其三,各國貨幣普遍不穩定,該地區各交易主體償付能力普遍下降;其四,項目執行風險突出,普遍存在項目延期、勞資糾紛等問題;其五,部分國家資源民族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政府采取保護措施和國有化政策。
非洲:相對于其他地區,非洲整體風險的絕對水平仍然最高,風險仍然復雜而顯著,但區別于其他地區,由于金融危機的直接與短期影響相對有限,其風險水平波動性較小,仍以基本面風險為主要特征。具體而言,在短期險業務中,進口商規模普遍較小,經營持續性和穩定性較差,非法關閉公司的情況較為多見;海關工作效率低下,腐敗嚴重,且對本國進口商的保護傾向明顯。在項目險業務中,政府干預嚴重,油氣和礦產項目面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征收和政府違約風險;項目拖期、配套工程滯后、效率低下等問題普遍存在,難以有效解決;部分國家由于財政實力有限導致財政擔保有效性不足,由于外匯短缺導致不同程度的匯兌限制;此外,自2007年起,非洲國家整體進入外債還款高峰期,未來較長時期內還款壓力增大,償債能力和償債意愿面臨嚴峻考驗。
有關人士建議:在外部風險水平普遍升高的情況下,外向型企業有必要積極面對,優化經營策略,強化風險管理,才能夠在“弱市”中尋找到“風險洼地”和“價值高地”,將風險控制有效轉化為價值提升,并獲取相對穩定的長期利益。